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

普雷小提琴獨奏會

法國知名小提琴家吉拉德‧普雷(Gerard Poulet, 1938-)與長期鋼琴伴奏搭檔──來自日本的鋼琴家川島余理(Yori Kawashima)連袂來台舉行小提琴獨奏會,帶來純正法式浪漫琴音。

Gerard Poulet
而這位被波蘭裔墨西哥小提琴大師謝霖(Henryk Szeryng, 1918-1988)視為法比學派傳人的吉拉德‧普雷,出生於法國音樂世家,父親加斯頓‧普雷(Gaston Poulet, 1892-1974)為著名指揮家與小提琴家。吉拉德‧普雷11歲就進入巴黎高等音樂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de Paris)就讀,次年在評審們一致通過下,以小提琴演奏第一名畢業,而在18歲那年,也就是1956年,榮獲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Paganini Competition)首獎,之後長期任教巴黎高等音樂院與巴黎音樂院(Paris Conservatoire),而自2005至2009年之間,也受邀擔任日本東京藝術大學(Tokyo University of the Arts)的教授。

此次普雷來台演出曲目,包括法國作曲家普朗克(Francis Poulenc, 1899-1963)的《小提琴奏鳴曲(Violin Sonata, Op.119)》,此曲創作於1942-43年間,根據西班牙詩人羅卡(Federico Garcia Lorca, 1899-1936)的詩作所啟發而創作,因此也有「追憶 F. G. 羅卡(A la memoire de Federico Garcia Lorca)」之副題,作曲家並獻給法國女性小提琴家奈芙(Ginette Neveu, 1919-1949)。這首作品共分為三個樂章,第一樂章為節奏多變「有魄力的快板(Allergo con fuoco)」,第二樂章為充滿西班牙異國風情「慢且安靜的間奏曲(Intermezzo. Tres lent et calme)」,第三樂章是充滿戲劇化個性「悲傷的急板(Presto tragic)」。此曲擁有豐富善變的節奏與和聲,相當不好詮釋,但普雷卻能以精確的音準和技巧完美地呈現這首個性鮮明的作品。

Gaston Poulet
而普雷接續演奏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第六號小提琴奏鳴曲(Violin Sonata No.6 in A Major, Op.30-1)》,下半場的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ff, 1873-1943)《無言歌(Vocalise, Op.34-14)》與《帕格尼尼主題變奏狂想曲第18段變奏(Varation 18 'Andante cantabile in D flat Major' from " The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以及貝多芬《第七號小提琴奏鳴曲(Violin Sonata No.7 in c minor, Op.30-2)》,都讓人驚豔這位小提琴大師豐富的內涵詮釋與無可挑剔的技巧。

令人訝異不已的是,普雷雖身形較為清瘦,但神采奕奕,且超過七旬之高齡,但駕馭琴弓遊刃有餘,琴音響亮清晰,每個音符皆清楚到位,絲毫不馬虎,絕對不輸給年輕或壯年小提琴家,其體力與耐力讓人印象深刻,讓人完全佩服地五體投地。而更讓人折服的是普雷在音樂性的掌握上,果然是一氣呵成、經驗老成,其擁有天才式的直覺,因此無論在樂句結構分析上或是技巧詮釋上皆渾然天成、自然不露痕跡,他的法式音色溫暖厚實,不過份理性,也絕不濫情,聽他琴音娓娓道來,會讓你的心服服貼貼,令你陶醉不已,絕對是值得推薦的一代小提琴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