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

塞哥維亞與古羅馬水道橋

阿索格霍廣場
塞哥維亞(Segovia)位於西班牙馬德里西北方約90公里、瓜達拉馬(Guadarrama)的山丘上,一半是山,一半是平原,為昔日卡斯提亞(Castilla)的首府,現為塞哥維亞省首都。

塞哥維亞於西元80年被羅馬人毀壞而後重建,故稱為「羅馬古塞哥維亞城」。之後歷經阿拉伯人統治,並於1079年由阿方索六世(Alfonso VI)收復,而著名的伊莎貝拉女王(Isabel I la Católica, 1451-1504)也在1474年於此登基,至此塞哥維亞也進入政治與經濟的繁榮時期。西元16世紀時,塞哥維亞以由摩爾人引進的服裝紡織業而聞名於世,然而到了16世紀末,塞哥維亞卻因瘟疫而走向衰落,19世紀時才恢復繁榮。

矗立在阿索格霍廣場旁的古羅馬水道橋

塞哥維亞的建築是現今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建築群之一,建築約建於中世紀晚期(11~12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而早在中世紀所修建的道路網即構成了棋盤式的城市佈局,並在阿索格霍廣場(Plaza del Azoguejo)處交匯。阿方索六世於1088年建造環繞整個古城的城防系統也被完好保存至今。此外,塞哥維亞的建築也展現了複雜的歷史現實,羅馬式的教堂、穆德哈爾(Mudéjar)風格的房屋以及基督教與猶太教不同的文化風格,皆和諧共存於塞哥維亞城。


古羅馬水道橋(Acueduco Romano)是西班牙境內最雄偉、也是保存最完好的羅馬古建築遺跡,更是塞哥維亞城徽的象徵。據推測水道橋是西元一世紀下半葉到二世紀上半葉的產物,也就是約建於古羅馬圖拉真大帝(Marco Ulpio Traiano, 53-117)時期。水道橋的主要功能是將北部山區所匯流而下的河水,疏導至城鎮週邊供人們使用。

古羅馬水道橋取材自瓜達拉馬山脈的花崗岩,並從土黃色花崗岩幹砌(不用灰漿)而成,因此十分堅固。水道橋全長728公尺,分上、下兩層,距離地面為7至28.8公尺不等,輸水道則是被128根柱子支撐著。特別的是水道橋採雙層拱洞構成,並用167個拱洞支撐,氣勢非凡,是塞哥維亞人最驕傲的象徵建築。而站立於水道橋下仰望,或是登上旁邊的階梯,於高處來個近距離接觸,都使人有時空錯置之感,其宏偉卻簡單的設計,除了讓人不敢置信水道橋已有兩千年歷史外,更由衷讚佩先人了不起的智慧與工法。



羅馬人當初建造水道橋的目的是將18公里外的冷水河(Fuente Fría)河水引入城內飲用,水道橋的輸水道頂端是水渠,水流在途中會過濾掉一些泥沙,為此,古羅馬工程師開通了平均坡度為1%的運河,但唯一的天然障礙就是如何跨越克拉莫爾河,為了跨過這一天塹,到達城市坐落的堅固岩層,於是他們工程師不得不採用大塊磚石,分為四部分來建成。


15世紀末時,主教曾命令修整古羅馬水道橋,之後便一直沿用至今。但於1929~1930年間,水道橋頂部被改建為水泥槽,原建物遭受破壞。而在20世紀時,水道橋受汽車污染損害,花崗岩受到侵蝕,並於1997年進行修復。


而完全不用水泥,僅憑精準堆疊技術所建造的古羅馬水道橋,以及在不同時期所建立、擁有多元文化的塞哥維亞舊城,也在1985年被聯合國遴選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塞哥維亞的優雅氣質與今昔並現的衝突美感更讓人流連忘返。

塞哥維亞街道後方高聳的古羅馬水道橋帶來超現實感

延伸閱讀:阿爾卡薩城堡與塞哥維亞大教堂

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杜卡斯《魔法師的學徒》

前一陣子看了由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與傑‧巴魯契(Jay Baruchel)所合演的電影「魔法師的學徒(The Sorcerer's Apprentice)」,當時一邊看一邊想:這部連名字都一樣的片子,會不會用到杜卡斯(Paul Dukas ,1865-1935)的音樂呢?果然沒讓我失望,電影中一幕小學徒用魔法打掃家裏的場景,用了法國作曲家杜卡斯於西元1897年所創作的交響詩《魔法師的學徒(The Sorcerer's Apprentice)》來當作配樂。

Paul Dukas ,1865-1935
杜卡斯《魔法師的學徒》是根據德國大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所寫的敘事詩《魔法師的學徒(Der Zauberlehrleling)》得到靈感而創作的管弦樂作品。內容描寫一名頑皮的魔法小徒弟,有一天趁師父不在家時,想要偷偷試試看師父平常教的魔法到底靈不靈,卻惹上麻煩的有趣故事。

《魔法師的學徒》音樂開始時出現一段神秘的序奏,描寫的是小徒弟喃喃自語所唸的咒語:「掃把掃把,你趕快運水來;掃把掃把,你趕快運水來」。杜卡斯用弦樂來代表水的主題,木管則代表頑皮的小徒弟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
小徒弟所唸的咒語果然靈驗了,在一段匆忙的木管樂與激動的銅管聲中,象徵咒語生效,而在定音鼓聲出現後,「序奏」的部份就結束了。咒語生效後,原本靜靜靠在牆壁邊的掃把突然自己動了起來,並開始從井裏把水運過來,這時一把低音管發出了「噗咚噗」的聲音,就好像真的有一支掃把正自己掃水進來的情景。這時小徒弟看到掃把真的把水運進來,自己的魔法真的奏效,覺得得意極了,但貪心的他卻繼續一直唸咒語:「掃把掃把,你趕快運水來;掃把掃把,你趕快運水來」,而小徒弟每唸一次咒語,掃把也運來更多的水。

掃把一直運水進來,水也開始越來越多,等到小徒弟發現整個屋子都淹水了,才發現事情不妙,於是慌張不知所措中,小徒弟趕緊改口叫:「水快停,水快停」。但是掃把卻還是不停地把水運進來。

原來,小徒弟並不知道要如何解除咒語,這下可糟糕了,緊張的小徒弟只能一直喊停,但掃把卻完全不理不睬,最後,小徒弟在情急之下,憤怒地隨手拿起了一把斧頭,往掃把扔過去,果然擊中掃把並將掃把劈成兩截,而小徒弟鬆了一口氣,心想終於得救了,這時音樂也和緩下來。

Paul Dukas ,1865-1935
但沒想到的是,被小徒弟砍成兩截的掃把,突然間變成了兩把掃把,並且用雙倍的速度繼續運水,音樂也由兩把低音管一起演奏,象徵兩把正在運水的掃把,而一瞬間,玄關、大廳、石階與屋子裏全淹滿了水,眼看可憐的小徒弟就快要被水淹沒了。

當水淹滿整棟屋子危急之時,管弦樂團奏出明亮飽滿的聲響,原來是魔法師回來了,魔法師看到兩支拼命運水的掃把與滿屋子的水,頓時火冒三丈,但還是先救出被水淹沒的小徒弟。這時神秘的弦樂主題又出現,魔法師開始唸起咒語,說也奇怪,不一會兒,水果然就乖乖聽話退了下去,一切也恢復寧靜。

杜卡斯在32歲時寫下這首充滿詼諧色彩的交響詩(Symphonic poem),不僅充滿豐富的想像力,更難得的是將音樂與歌德筆下的故事情節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很容易讓聆聽者產生畫面聯想,讓人佩服杜卡斯巧妙的器樂安排與熟練的管弦樂技法。

《魔法師的學徒》於1897年5月18日在巴黎舉行首演,多年來十分受到大眾喜愛,迪士尼也在1940年推出的經典動畫片「幻想曲(Fantasia)」中用了這首可愛的作品來作為配樂。

註:請先聆聽管弦樂團所演奏的原版,因迪士尼卡通配樂版本有經過改編,與原版音樂略有出入,其卡通場景與音樂之間的搭配也與原版略有不同。



指揮:阿胥肯納吉 (Vladimir Ashkenazy)




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貴賓狗狂想曲

可愛的狗狗自古以來一直是人類忠實的伴侶,這年頭如果有人為愛狗創作音樂,應該不算稀奇,但如果早在歐洲的古典音樂時期,就有音樂家很認真且煞有其事的為狗狗寫下作品,那就真的讓人很想認識一下那些大音樂家身邊的狗狗,而有趣的是這幾首音樂的狗狗主角,不約而同的都是人見人愛的貴賓犬(Poodle)。

奧地利作曲家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在西元1790年寫下了歌曲《聰明的貴賓狗(Der schlaue und dienstfertige Pudel)》,據說是接受一名為愛苦惱的少女所委託創作的。 (音樂請聽:海頓《聰明的貴賓狗》)

海頓在擔任艾斯特哈吉(Esterhazy)侯爵的宮廷樂長時,有一天收到一封裝著金幣的信,信裏附上題名為「聰明的貴賓狗」的歌詞,要求海頓能將歌詞譜曲。少女在信中介紹自己是一名陸軍上尉的女兒,愛上了父親的軍官部下,希望能嫁給他,但這位軍官整個心全被一隻貴賓狗所佔據,對她不理不睬,於是少女想了一個主意,她認為如果自己能寫一首讚美貴賓狗的詩,並請知名作曲家海頓來譜曲,然後自己在那名軍官面前高歌一曲,那麼一定可以得到他的心。

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
少女並在信中娓娓道來為何那隻貴賓狗得到愛人歡心的原因,原來是有一天軍官牽著貴賓狗與朋友一同到郊外散步,軍官一直向朋友誇耀自己的貴賓狗有多聰明,但朋友卻露出懷疑的表情,於是倆人就開始打賭,這時軍官從口袋掏出一塔拉銀幣藏在草叢中,然後與朋友一同回家,之後命令貴賓狗將那枚銀幣找回,狗狗出門後,軍官與朋友便一面喝著酒一面等著狗兒回來,但直到午夜始終不見貴賓狗身影,友人開便心地將桌上的賭注收下後離開。

為何貴賓狗一去未回呢,原來是軍官將銀幣藏在草叢後,一名木匠正好經過,他看見草叢中的銀幣便拾起放進褲子口袋,貴賓狗在找尋中,憑著靈敏的嗅覺跟蹤到木匠家,而木匠見貴賓狗十分可愛便收留牠,直到半夜,木匠喝醉後脫去衣褲上床就寢,貴賓狗便咬著木匠的褲子一路跑回家,但這時天已將明。

海頓看完信後覺得十分有趣,便立即著手譜曲,之後將樂譜與少女給的金幣一同放進信封中並附上紙條:「這麼少的酬勞令我無法作曲,所以我退回原款,請妳寄親手縫製的吊襪帶給我吧」。之後少女將吊襪帶與謝卡寄給海頓,並寫道:「我的性命垂危,若兩個星期後未收到我的喜帖,那麼我可能已不在人世」。然而兩個星期過後,海頓卻沒有收到少女的喜帖。

而曾與海頓有師生情誼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早了老師幾年,率先在1787年寫下《為死去的貴賓狗所寫的悲歌(Elegie auf den Tod eines Pudels)》的歌曲,描寫貴賓狗生前為主人帶來的忠誠友情與快樂,如今成為美好回憶。



最有名的狗狗古典音樂,莫過於波蘭作曲家蕭邦(Frederick Chopin, 1810-1849)於1846~1847年所創作的《小狗圓舞曲(Minute Waltz)》,當年蕭邦與情人喬治桑(George Sand, 1804-1876)移居於馬約卡島(Mallorca)時養了一隻小貴賓狗,有一天,蕭邦看到小狗為了追自己的尾巴,不停地在原地轉圈圈,由於小狗的模樣十分逗趣可愛,因此觸發蕭邦靈感而寫下這首鋼琴小品。



另一首與狗狗有關的小曲子《Walking the Dog(蹓狗去)》,是美國作曲家蓋西文(George Gershwin, 1898-1937 )於1937年為電影《Shall We Dance》所寫的一首配樂,描寫狗狗慢步登上豪華郵輪的悠閒場景,曲子輕鬆愜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蹓狗的快樂時光。



聽完了這麼多的狗狗音樂,真是羨慕狗兒們的好狗運,拜偉大音樂家之賜,讓這些狗狗音樂與故事就這麼一直流傳下去。

延伸閱讀:貓咪狂想曲


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

尼爾森《潘與西琳克絲》

Noël Nicolas Coypel (1690-1734)《Pan and Syrinx》
瑞典作曲家尼爾森(Carl Nielsen, 1861-1931) 曾在西元1918年1月23日寫信給瑞典作曲家史丹哈默(Wilhelm Stenhammar, 1871-1927),信中表示他將創作一首名為《潘與西琳克絲(Pan and Syrinx)》的作品,並希望能在2月11日於哥本哈根(Copenhagen)所舉行的音樂會中來演出,但他卻連一個音符都還沒寫出。沒想到尼爾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在數日後,也就是2月6日完成這部作品。


Carl Nielsen, 1861-1931
尼爾森的《潘與西琳克絲》充滿了奇幻的神話色彩與作曲家獨特的個人風格,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交響詩(Symphonic poem)作品,自首演以來也獲得許多好評。丹麥作曲家謝呂爾夫(Charles Kjerulf, 1858-1919)曾評論《潘與西琳克絲》充滿了濃厚的高盧(Gallic)風格,並具有模擬德布西 (Debussyesque)的曲式架構。但尼爾森的《潘與西琳克絲》卻與德布西《牧神的午後前奏曲(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有截然不同的性格,《潘與西琳克絲》更具有描寫故事的戲劇張力與寫實性內容

在尼爾森的一生中,《潘與西琳克絲》時常在斯堪地納維亞(Scandinavia)半島上演出,尼爾森也常選擇《Saga Dream》與《潘與西琳克絲》在同一場音樂會中出現。尼爾森後來也將此曲獻給女兒(Anne Marie)與女婿─匈牙利小提琴家泰曼宜(Emil Telmanyi, 1892-1988),作為他們1918年結婚的賀禮。




2011年7月9日 星期六

牧神的午後前奏曲

「這些仙女們,我要讓她們永恆不朽。她們群聚一起,將酣睡的天空都翻了過來,露出鮮明輕盈的膚色,而這一切彷彿都在夢幻的陶醉中...」。

這是法國詩人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 1842-1898)於西元1865年所寫下的田園詩《牧神的午後(L’Apres-medi d’un faune)》一開頭的幾行詩句,充滿了熱情的想像,描繪的是希臘神話中半人半羊的牧神潘(Pan)追逐愛情的故事,充滿了強烈的幻想特質。而《牧神的午後》詩作隨後也在1876年發行小冊子出版。

作曲家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曾在1887年友人處讀到了馬拉美《牧神的午後》,因而計劃將之譜曲,德布西原本計劃除撰寫《前奏曲(Prelude)》之外,也希望創作《間奏曲(Intermezzo)》與《模擬曲(Paraphrase)》,但最後完成的只有《前奏曲》部分。

德布西於1894年完成管弦樂作品《牧神的午後前奏曲(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呈獻給波納(Raymond Bonheur),並由瑞士指揮家多萊(Gustave Doret ,1866-1943)與「國家音樂協會(Société Nationale de Musique)」管弦樂團於1222在巴黎進行首演,據說當時由於聽眾反應十分熱烈,因此又安可演奏了一次。

Stéphane Mallarmé, 1842-1898
多萊形容當天音樂會的情況:「音樂廳高鵬滿座,當我們神奇的長笛家巴萊(Georges Barrere, 1876-1944)開始演奏一開頭的主題旋律時,全場一片沈默…,觀眾完全被吸引與征服」。

據說當初馬拉美聽到有人要將他的作品譜寫成音樂時頗不以為然,並說:「無論怎樣美的音樂,對這首詩而言,將是冒瀆!」然而當他聽到《牧神的午後前奏曲》的初演後,孤傲的馬拉美也情不自禁地由衷讚美。

馬拉美其實非常喜愛這首音樂,他曾將附有馬內(Edouard Manet, 1832-1883)插畫的《牧神的午後》詩集送給德布西,並說:「你的插畫,委實纖細,且激烈豐富地實現了遙遠深邃的鄉愁與光芒,完全符合我的文章,毫無不搭調的音響存在」。


馬內在馬拉美《牧神的午後》詩作中的插畫(1876)
法國印象派畫家馬內
(Edouard Manet, 1832-1883)














巴克斯特為芭蕾舞劇《牧神的午後前奏曲》
設計服裝與舞台布景
馬拉美除了激賞德布西《牧神的午後前奏曲》,也希望將此曲化為芭蕾舞劇,不過這願望卻要到他過世十四年後才實現。1910年,俄國芭蕾舞團領導人戴亞基列夫(Sergei Diaghilev; Sergei Dyagilev, 1872~1929)建議芭蕾舞明星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 1889-1950)依據德布西的作品來編舞,當時尼金斯基根本沒聽過馬拉美的名字或是任何他的作品,但他聽從了建議,在1910年底與妹妹一同編舞與排練《牧神的午後前奏曲》。

1912年5月29日,《牧神的午後前奏曲》於巴黎夏列特(Châtelet)劇院進行芭蕾舞劇首演,並由巴克斯特(Leon Bakst, 1866-1924)設計舞台布景與服裝。然而演出後卻遭受強烈的抨擊,評論家以「驚世駭俗」來形容這場演出。

尼金斯基從古希臘的陶壺畫像與浮雕得到靈感來創作《牧神的午後前奏曲》,舞者在台上時身體必須正面對著觀眾,頭與腳則保持側面姿勢,另外,舞者臉部不能有任何表情,眼睛雖然是睜開著,卻必須像是在睡眠狀態中,因此劇中每個角色看上去都像是一尊一尊的希臘雕像。尼金斯基試圖將表演形態表現得像是在繪畫的二度空間中,他省略多餘的舞台動作,希望以創新的身體美學來呈現,因此在《牧神的午後前奏曲》劇中幾乎看不到芭蕾基本的跳躍與旋轉等動作。

Nijinskiy 在芭蕾舞劇 
《牧神的午後前奏曲》中的劇照
 Nelidova 與 Nijinskiy 在芭蕾舞劇 
《牧神的午後前奏曲》中的劇照

















有「現代雕塑之父」稱號的法國藝術家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曾表示他對德布西的配樂並不抱太大的希望,因為他一向不太喜歡德布西的作品,但當他看了尼金斯基《牧神的午後前奏曲》舞劇之後,卻熱烈地稱讚尼金斯基的舞蹈是一種動態的雕塑。

Claude Debussy, 1862-1912
德布西在首演時曾在節目單上寫道:「《牧神的午後前奏曲》是馬拉美優美的詩作《牧神的午後》中非常自由的插畫。此音樂並非是詩的綜合表現,而是一種連續的裝飾,牧神的欲望與幻想就在午後悶熱的暑氣中蠢蠢欲動。其後牧神因追逐各自逃竄的仙女們(Nymphe)而感到疲憊萬分,最後終於在昏睡中實現了夢想,這時他感覺天地萬物盡在手中」。

另外,德布西也曾表示《牧神的午後前奏曲》是從《牧神的午後》詩作最後一行:「再會了,仙女們!我望著那移動的幻影」裏所延伸發展出來。德布西將詩的情緒化為具有象徵主義(Symbolism)中暗示聯想的反現實寓言內容,同時也有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中強調光影的抽象意念,而音樂不再具有明確的旋律線條,也不再有清晰的曲式輪廓,而是表現出夢幻飄邈的聲音特質。
 

德布西《牧神的午後前奏曲》一開始由獨奏長笛取代排笛來表現牧神潘的象徵性格,而後捉摸不定與神秘朦朧的管弦樂語法、以及注重捕捉氣氛與官能性格更勝於描繪故事本身之特徵,實已脫離交響詩(Symphonische Dichtung)的範疇,成為特立獨行的音樂類型,因此《牧神的午後前奏曲》自發表以來不僅是德布西的代表作之一,更被列入西方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作品之林。

Lucien Lévy-Dhurmer《Après-midi d'un faune》

雖然德布西認為自己並非印象主義大師,而是象徵主義的追隋者,但《牧神的午後前奏曲》中所呈現的獨特風格,早已突破任何主義之框架,直達聽眾心理層面。據說《牧神的午後前奏曲》也是已故流行音樂天王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 1958–2009)最喜歡的古典音樂作品,而直到現在此曲也還是德布西最受聽眾喜愛的管弦樂作品之一。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德布西《牧神之笛》

Tom Slemen《Pan in Childwall》
《牧神之笛(Syrinx)》是法國作曲家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於西元1912年為好友穆雷(Gabriel Mourey, 1865-1943)的戲劇《生靈(Psyché)》所創作的配樂,但不是用排笛(Panflute)來演奏,而是用長笛(Flute)獨奏來表現,具有濃厚的抒情與幻想風格,需要高度的演奏技巧。

德布西將此曲呈獻給法國長笛演奏家胡雷利(Louis Fleury, 1878-1926),《牧神之笛》於1913年12月1日進行首演,穆雷當時邀請胡雷利在幕後現場吹奏樂曲,胡雷利日後也常在自己的獨奏會中演出此曲,將其發揚光大,但據說胡雷利獨佔《牧神之笛》的手稿不外傳,讓其他的長笛演奏家無法親近,直到十四年後胡雷利過世之後《牧神之笛》才被出版,由於德布西本人手稿已
Claude Debussy, 1862-1912
失傳(一說為德布西之親筆簽名手稿現收藏於布魯塞爾),所以當初出版的版本便沿用至今。此外,《牧神之笛》後來也改編成為薩克斯風(Saxophone)的標準曲目。

德布西充份運用長笛的歌唱性與表現力,讓這首神話色彩濃烈的作品,充滿了神秘迷離的氛圍。有些學者認為《牧神之笛》是劇終牧神潘臨死前的哀歌。《牧神之笛》的節奏複雜多變,頗具即興色彩,挑戰著長笛演奏家的實力,是長笛音樂史上的重要珍品。

而以牧神潘為故事背景所書寫的音樂,《牧神之笛》並非德布西的第一首創作,德布西早在1894年就已寫下著名的管弦音樂《牧神的午後奏曲(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曲中也以長笛獨奏旋律代表潘的形象,讓流傳已久的牧神故事也能在音樂世界中繼續傳頌下去。





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排笛(Syrinx)

排笛,也稱潘神笛(Panflute;Panpipe),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在中國、東南亞、非洲、埃及、中東、美洲、南美與歐洲等各地古文明皆可發現其蹤影,據信排笛已存在六千年以上。而希臘的排笛(Syrinx)大約於西元前2500年便已存在,學者曾在愛琴海的一些島嶼中發現證據。

Arnold Böcklin《Idyll (Pan Amidst Columns)》(1875)
西元前146年,羅馬征服希臘,但羅馬人也廣泛地吸收希臘文化,其中也包括西琳克斯笛,當時羅馬稱之為奧恩伊斯笛(Auenis)。考古學家除了曾在當時羅馬的殖民地阿力西亞(今法國)挖掘出一把西琳克斯笛,也在西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後的火山灰廢墟中,挖掘出描繪排笛演奏者的壁畫;羅馬詩人歐維德(Ovid)更在他的著作《崔斯狄亞(Tristia)》中談論著西琳克斯。

另外,排笛的起源也可從希臘原名 Syrinx 一探究竟,也就是希臘神話中牧神潘與河川女神西琳克絲(Syrinx)的故事。潘(希臘/Pan;拉丁、德文/Faune)的古希臘文為「所有的(all)」之意,一說為潘的父親─信使 Merkur 帶他上奧林匹斯山,所有的神都譏笑潘醜怪的長相。另一說法則認為 Pan 源自於 Paon,意即「羊群的保護者」。

潘生活在阿卡地亞(Arcadia)群山間,以牧羊維生,平時喜歡躲在叢林間,突然出現以追逐山林、水澤女神們,由於他一頭亂髮,再加上短山羊鬍、大鷹勾鼻,以及頭上的兩根山羊角、羊的身體與雙蹄,奇特的模樣常使女神與獵人們受到驚嚇。因此有「潘的驚愕」一詞產生,「恐慌(panic)」便由此而來。但潘的個性十分淘氣且樂觀,他從不為自己的長相而自卑,還常以自己的機智與幽默洋洋得意。

Jean François de Troy《Pan and Syrinx》(1722-1724)

潘對西琳克絲一見鍾情,但西琳克絲卻鎮日跟隨狩獵女神戴安娜(Diana)在森林打獵,對男人毫無興趣,立誓終生不嫁。有一天兩人不巧在河邊相遇,西琳克絲在走投無路下向河神父親拉頓(Ladon)求救(一說向水精靈奈雅迪斯求救),並急忙跳入河中,潘以為抓到她的胳臂,但手上握的卻是蘆葦,原來是西琳克絲變身了蘆葦。潘在遍尋不著西琳克絲之後便割下七根蘆葦,製成笛子來吹奏以思念愛人,並將笛子取名為西琳克絲,此後,潘與這樂器便形影不離。

Francesco Mancini《Amor und Pan》
 有一天,眾神在尼羅河畔舉行盛大的宴會,而為了爭取表現的機會,眾神無不使出全身解數,但希拉(Hera)說:「阿波羅的豎琴是最棒的,就請阿波羅為大家演奏一曲」。就在阿波羅的豎琴演奏結束後,讓人意外的是他竟推薦潘為下一個演奏者,於是潘拿出排笛,美妙的音樂從蘆管中流洩出來,頓時迷倒眾神,然而就在大家沈醉於美麗的樂音之中時,怪物泰坦突然由河中出現攻擊,此時眾神無不驚慌失措,急忙變身為其他動物,四散逃逸。潘在慌亂中跳進尼羅河,想化身為魚,從河中逃走,但沒想到在心急之下,竟只有下半身變成魚,上半身還是原來的模樣,而這半魚半羊的形象便被眾神移到天上,就成為摩羯座(Capricorn)的由來,所以摩羯座也稱為山羊座。

此外,一般人喜歡將愛神邱比特(Cupid)比喻為「愛情(Love)」的代表,而把半人半獸的牧神潘比喻為「情慾(Lust)的象徵。


排笛種類非常多,有
筆直、圓弧、成束、對稱、迴圈等形式但大致可分為「筆直排笛」與「圓弧排笛」兩大類。排笛由若干長短不一的音管連接起來,直接用口吹,管子一端則為封閉,其材質則十分多樣化,可用骨、陶土、石頭、塑膠、黃銅、玻璃或其他材質來製作,但不同材質音色也不同,一般選用竹子的音色最為自然,目前全世界知名的排笛演奏者大多吹奏竹制排笛,而大多數竹子來源自中國大陸、台灣與泰國等地。


而在中國,排笛也稱為「排簫」,傳說早在五千年前黃帝時代便已出現,黃帝曾派大臣伶倫採集竹材制成排簫,結果竹材長短參差不齊,因此樂器取名為「參差」,指的就是排簫,也是成語「參差不齊」的由來。

敦煌伎樂菩薩吹奏排笛像

中國的排簫也有筆直和圓弧的設計,而
排簫在孔子所處時代常被用於宗教典禮中,孔子亦常被排簫憂鬱之音所感動。此外,在《通禮義纂》中有「伏羲作簫,十六管」之描寫,《律呂正義》也記有「古之所謂簫者,實排簫也」的文字說明。

曾侯乙墓的排簫
中國古代排簫共有兩排,每個音有兩個一樣長短的管子,其排列順序為低低,因狀如雙翅或燕子的尾巴,所以也稱「鳳尾簫」,而這種對稱的排簫據說也是代表生命、死亡與復活的鳳凰的象徵,常用於宗教儀式中,唐代以前極為盛行。

排蕭的考古實物則出現於十一世紀,在河南省洛邑的古墓中發現兩把鳥骨排簫,每把十三根音管,並用絲帶綁成。而十三音管的竹排簫早在戰國(約西元前475-221)時湖北省古墓中就曾被發現。

而近代的排笛演奏家法尼卡路卡(Fanica Luca, 1894-1968)1930年代末期便開始在歐洲、美國以及中東等地演奏與推廣排笛音樂,並於1949年成立排笛學校且是位出色的教師,培育出全球知名排笛演奏家喬治詹斐爾(Gheoghe Zamfir, 1941-)與西蒙‧史丹修(Simion Stanciu, 1949-2010) (排笛界的帕格尼尼,也是第一位用排笛演奏古典音樂的演奏家)等人
 
近年來,排笛已逐漸脫去民俗樂器的形象,朝多元化發展,如出現於電影、電視配樂或流行音樂中,或是改編、詮釋古典音樂,也有古典音樂作曲家如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等人以排笛的神話故事為背景,創作出《牧神之笛(Syrinx)》《牧神的午後前奏曲(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以及《潘與西琳克絲(Pan and Syrinx)》等作品,增添人們對排笛神秘性之想像,更有新生代音樂家以印加排笛或是安地斯民俗音樂團體於全球巡迴演出,培養出不少死忠樂迷,並出現各式排笛學校與協會等機構。

許多人喜愛排笛空靈飄緲的聲音特質,而現代排笛則有 PAN-FLUTE(歐洲排笛)、SIKU(玻利維亞排笛)以及 ANTARA(秘魯排笛)三大流行系統,藉由排笛音樂家與愛好者的推廣,勢必將排笛發展逐步推向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