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韋塔利《夏康》

Tomaso Antonio Vitali, 1663-1745
來自義大利的韋塔利(Tomaso Antonio Vitali, 1663-1745),是比巴洛克同時期音樂家,如韋瓦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以及(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等人更早誕生的作曲家,而出生於音樂世家的韋塔利,父親喬凡尼‧韋塔利(Giovanni Battista Vitali, 1632-1692)是波隆納(Bologna)當地十分活躍的作曲家與提琴演奏家,韋塔利自小在耳濡目染下,也練就一身好本事,並於12歲早慧之年,便被聘為宮殿樂團首席,之後於摩德拿(Modena)地區發展音樂事業,最後也在此結束一生。

關於韋塔利的生平與創作我們所知有限,只知韋塔利曾出版過一些如「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s)」與「小提琴奏鳴曲(Violin Sonatas)」之類的室內樂,但他深受世人熟悉與喜愛的作品《夏康(Chaconne for Violin and Continuo in G minor)》,卻可能並非為他所創作。

Ferdinand David, 1810-1873
話說自從十九世紀德國著名小提琴家斐迪南‧大衛(Ferdinand David, 1810-1873)在著作《高級小提琴技法》中收錄了韋塔利的《夏康》後,此曲便迅速成名,但由於《夏康》無論在曲風或是技法上皆與韋塔利的風格有明顯差異,所以後來一般推測此曲可能為斐迪南‧大衛或是其他浪漫時期的作曲家所創作。

而斐迪南‧大衛為何許人也,他正是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的首演者,孟德爾頌後來也將此協奏曲呈獻給他。

此外,「夏康(Chaconne; Ciaccona; Chacona)」原本是一種特定舞曲的名稱,其起源可能來自於墨西哥與拉丁美洲地區,在16世紀時傳入西班牙,並於17世紀時盛行歐洲。「夏康舞曲」的特徵為緩慢的三拍子以及不斷反覆的主題旋律,而每反覆一次就加上一些變化,因此與「變奏曲(Variations)」極為相似。而巴哈著名的《第二號無伴奏小提琴組曲 (Partita for Violin Solo No.2 in D minor)》中的《夏康(Chaconne)》便擁有32段變奏,將小提琴所有的演奏技巧發揮得淋漓盡致。



韋塔利的《夏康》若由曲名來看,原本應該是由小提琴擔任主奏,而數字低音(Continuo)則是伴奏的角色,這也是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特徵,但今天我們聽到的版本卻以鋼琴伴奏為多,另也有管弦樂團的伴奏版,此外,還有一個特殊安排與修改的版本,是由管風琴來擔任伴奏。



西元1920年5月5日,小提琴家海飛茲(Jascha Heifetz, 1901-1987)在紐約的皇后音樂廳(Queen's Hall)演出,當19歲的海飛茲一上台,便以精湛完美的技巧拉奏由管風琴伴奏版本的韋塔利《夏康》,其熱情憂鬱的曲風,立刻征服了所有聽眾的心。



韋塔利《夏康》中的情感是直接深刻、毫不保留的,許多人被音樂中巨大的熱情與濃得化不開的憂鬱所深深震撼與動容,而樂曲不間斷的推進與變化,不僅給予熱情源源不竭之能量,也傾訴著那份絕不壓抑的情感與執著。未來不可期,唯有繼續燃燒熱情,方能活在當下,化為動人的美麗,然而熱情必定招致憂傷,兩者原是糾纏而成的漩渦,永遠相伴相生。

於是,透過小提琴,《夏康》替我們訴說著人世間無法忘懷的深情,而這份情感來自曾擁有過的熱情,也是深信不疑的執著,隨著時間的試煉,將所有傷口與苦痛,化為生命中最美麗的憂傷,也許是遺憾,更或許是悵然所失,皆為生命帶來深度與際遇。而我們都曾在苦苦追尋中,也在驚聲與嘆息中,為自己寫下那不悔的篇章。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