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排笛(Syrinx)

排笛,也稱潘神笛(Panflute;Panpipe),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在中國、東南亞、非洲、埃及、中東、美洲、南美與歐洲等各地古文明皆可發現其蹤影,據信排笛已存在六千年以上。而希臘的排笛(Syrinx)大約於西元前2500年便已存在,學者曾在愛琴海的一些島嶼中發現證據。

Arnold Böcklin《Idyll (Pan Amidst Columns)》(1875)
西元前146年,羅馬征服希臘,但羅馬人也廣泛地吸收希臘文化,其中也包括西琳克斯笛,當時羅馬稱之為奧恩伊斯笛(Auenis)。考古學家除了曾在當時羅馬的殖民地阿力西亞(今法國)挖掘出一把西琳克斯笛,也在西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後的火山灰廢墟中,挖掘出描繪排笛演奏者的壁畫;羅馬詩人歐維德(Ovid)更在他的著作《崔斯狄亞(Tristia)》中談論著西琳克斯。

另外,排笛的起源也可從希臘原名 Syrinx 一探究竟,也就是希臘神話中牧神潘與河川女神西琳克絲(Syrinx)的故事。潘(希臘/Pan;拉丁、德文/Faune)的古希臘文為「所有的(all)」之意,一說為潘的父親─信使 Merkur 帶他上奧林匹斯山,所有的神都譏笑潘醜怪的長相。另一說法則認為 Pan 源自於 Paon,意即「羊群的保護者」。

潘生活在阿卡地亞(Arcadia)群山間,以牧羊維生,平時喜歡躲在叢林間,突然出現以追逐山林、水澤女神們,由於他一頭亂髮,再加上短山羊鬍、大鷹勾鼻,以及頭上的兩根山羊角、羊的身體與雙蹄,奇特的模樣常使女神與獵人們受到驚嚇。因此有「潘的驚愕」一詞產生,「恐慌(panic)」便由此而來。但潘的個性十分淘氣且樂觀,他從不為自己的長相而自卑,還常以自己的機智與幽默洋洋得意。

Jean François de Troy《Pan and Syrinx》(1722-1724)

潘對西琳克絲一見鍾情,但西琳克絲卻鎮日跟隨狩獵女神戴安娜(Diana)在森林打獵,對男人毫無興趣,立誓終生不嫁。有一天兩人不巧在河邊相遇,西琳克絲在走投無路下向河神父親拉頓(Ladon)求救(一說向水精靈奈雅迪斯求救),並急忙跳入河中,潘以為抓到她的胳臂,但手上握的卻是蘆葦,原來是西琳克絲變身了蘆葦。潘在遍尋不著西琳克絲之後便割下七根蘆葦,製成笛子來吹奏以思念愛人,並將笛子取名為西琳克絲,此後,潘與這樂器便形影不離。

Francesco Mancini《Amor und Pan》
 有一天,眾神在尼羅河畔舉行盛大的宴會,而為了爭取表現的機會,眾神無不使出全身解數,但希拉(Hera)說:「阿波羅的豎琴是最棒的,就請阿波羅為大家演奏一曲」。就在阿波羅的豎琴演奏結束後,讓人意外的是他竟推薦潘為下一個演奏者,於是潘拿出排笛,美妙的音樂從蘆管中流洩出來,頓時迷倒眾神,然而就在大家沈醉於美麗的樂音之中時,怪物泰坦突然由河中出現攻擊,此時眾神無不驚慌失措,急忙變身為其他動物,四散逃逸。潘在慌亂中跳進尼羅河,想化身為魚,從河中逃走,但沒想到在心急之下,竟只有下半身變成魚,上半身還是原來的模樣,而這半魚半羊的形象便被眾神移到天上,就成為摩羯座(Capricorn)的由來,所以摩羯座也稱為山羊座。

此外,一般人喜歡將愛神邱比特(Cupid)比喻為「愛情(Love)」的代表,而把半人半獸的牧神潘比喻為「情慾(Lust)的象徵。


排笛種類非常多,有
筆直、圓弧、成束、對稱、迴圈等形式但大致可分為「筆直排笛」與「圓弧排笛」兩大類。排笛由若干長短不一的音管連接起來,直接用口吹,管子一端則為封閉,其材質則十分多樣化,可用骨、陶土、石頭、塑膠、黃銅、玻璃或其他材質來製作,但不同材質音色也不同,一般選用竹子的音色最為自然,目前全世界知名的排笛演奏者大多吹奏竹制排笛,而大多數竹子來源自中國大陸、台灣與泰國等地。


而在中國,排笛也稱為「排簫」,傳說早在五千年前黃帝時代便已出現,黃帝曾派大臣伶倫採集竹材制成排簫,結果竹材長短參差不齊,因此樂器取名為「參差」,指的就是排簫,也是成語「參差不齊」的由來。

敦煌伎樂菩薩吹奏排笛像

中國的排簫也有筆直和圓弧的設計,而
排簫在孔子所處時代常被用於宗教典禮中,孔子亦常被排簫憂鬱之音所感動。此外,在《通禮義纂》中有「伏羲作簫,十六管」之描寫,《律呂正義》也記有「古之所謂簫者,實排簫也」的文字說明。

曾侯乙墓的排簫
中國古代排簫共有兩排,每個音有兩個一樣長短的管子,其排列順序為低低,因狀如雙翅或燕子的尾巴,所以也稱「鳳尾簫」,而這種對稱的排簫據說也是代表生命、死亡與復活的鳳凰的象徵,常用於宗教儀式中,唐代以前極為盛行。

排蕭的考古實物則出現於十一世紀,在河南省洛邑的古墓中發現兩把鳥骨排簫,每把十三根音管,並用絲帶綁成。而十三音管的竹排簫早在戰國(約西元前475-221)時湖北省古墓中就曾被發現。

而近代的排笛演奏家法尼卡路卡(Fanica Luca, 1894-1968)1930年代末期便開始在歐洲、美國以及中東等地演奏與推廣排笛音樂,並於1949年成立排笛學校且是位出色的教師,培育出全球知名排笛演奏家喬治詹斐爾(Gheoghe Zamfir, 1941-)與西蒙‧史丹修(Simion Stanciu, 1949-2010) (排笛界的帕格尼尼,也是第一位用排笛演奏古典音樂的演奏家)等人
 
近年來,排笛已逐漸脫去民俗樂器的形象,朝多元化發展,如出現於電影、電視配樂或流行音樂中,或是改編、詮釋古典音樂,也有古典音樂作曲家如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等人以排笛的神話故事為背景,創作出《牧神之笛(Syrinx)》《牧神的午後前奏曲(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以及《潘與西琳克絲(Pan and Syrinx)》等作品,增添人們對排笛神秘性之想像,更有新生代音樂家以印加排笛或是安地斯民俗音樂團體於全球巡迴演出,培養出不少死忠樂迷,並出現各式排笛學校與協會等機構。

許多人喜愛排笛空靈飄緲的聲音特質,而現代排笛則有 PAN-FLUTE(歐洲排笛)、SIKU(玻利維亞排笛)以及 ANTARA(秘魯排笛)三大流行系統,藉由排笛音樂家與愛好者的推廣,勢必將排笛發展逐步推向巔峰。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