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馬德里

商店櫥窗
馬德里(Madrid)為西班牙首都與最大都市,內有曼薩萊斯河(Manzanares)流經其中,自古以來森林蒼鬱,是為水草豐美之地。

馬德里城約始建於西元九世紀,為摩爾人(Moor)於邊境貿易站馬格利特(Magerit)舊址上所發展而成的城市,而「馬格利特」原意即「水豐之地」。

十五世紀前,馬德里由阿拉伯人統治,十五世紀時才被天主教勢力所收復,1561年,國王菲利浦二世(Felipe II, 1527-1598)將首府由華拉都列(Valladolid)遷入於此,此後馬德里便迅速發展逐漸成為西班牙帝國之中心。

現今的馬德里則擁有新舊兼陳之多樣風貌,既是政經與文化中心,也是觀光重鎮。馬德里的市街多以石磚鋪設,不時可見優雅的古建築巍然矗立,充滿濃郁之古都風韻,而現代化大樓林立的大馬路、公園與人聲頂沸的商場,則是新城市之面貌。
 

太陽門廣場

馬德里市約略可分為三區,舊市街的狹小道路仍可見舊時代風情,漫步其中別有一番景緻,其中心為「太陽門廣場(Puerta del Sol)」,也是市民主要的休憩聚會地點,此外,由市長大道至市長廣場一帶則有許多小吃店與餐館,可供觀光客恣意品嚐在地美食。

馬德里也是購物天堂,各式商店可滿足不同人的需求,而讓人大開眼界的是掛滿各種火腿的火腿商店,排放得整齊乾淨,不僅讓人食指大動,想進去試吃,也使得火腿們彷彿成為一個個賞心悅目的藝術品,大大降低了視覺上的恐懼感。

對曾學過佛朗明哥舞、熱愛佛朗明哥舞的我而言,來到西班牙一定得逛佛朗明哥舞衣專賣店,而我也在太陽門附近終於找到了一家規模不小的舞衣專賣店「Maty」 ,店內陳列了各種芭蕾舞衣與佛朗明哥舞衣與飾品配件,讓人眼花瞭亂、愛不釋手,但單價卻不便宜,由於在西班牙,佛朗明哥舞衣專賣店其實不如想像中好找,因此也讓我荷包大失血。


舞衣專賣店「Maty」之外觀


美味的西班牙火腿舉世聞名

馬德里也是此次西班牙之旅的終站,帶著許多美好回憶的我,在馬德里機場中萬般離情不捨,並許下再度造訪之心願,也許下次再見到西班牙,便能窺得已峻工之「聖家堂」全貌。

馬德里機場內波浪狀屋頂

2011年12月10日 星期六

走過1/4世紀的執著

人生能有幾個25年?要如何為25年以來的自己打分數?又要如何才能為25年的軌跡留下完美的註解?台灣小提琴家蘇顯達在過去25年來,選擇在所愛的領域上全心無悔的付出、力求登峰造極,今年則舉行「走過1/4世紀的執著─自法返國25週年小提琴獨奏會」於全台巡迴演出,並邀請台灣鋼琴家李芳宜(Fang-Yi Lee)擔任伴奏,期盼能與音樂愛好者共同見證在音樂世界中這些年一路走來的收獲。

蘇顯達(Shien-Ta Su)為土生土長台南人,5歲開始學習小提琴,西元1986年畢業於法國「巴黎師範音樂學院(E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並獲得「高級小提琴及室內樂獨奏家文憑 (Diplome Superieur de Concertist de Violin et Musique de Chambre)」,之後亦擔任母校樂團首席,也曾考取巴黎市已有百年歷史的「拉穆盧音樂會管絃樂團(Orchestre des Concerts Lamoureux)」。

蘇顯達亦為小提琴大師謝霖(Henryk Szeryng, 1918-1988)與普雷(Gérard Poulet, 1938-)的弟子,自法返國後即受到矚目,一直活躍於台灣樂壇中,多年來不僅擔任「台北愛樂管弦樂團(Taipei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首席,每年舉辦、參與多場音樂會演出外,目前也擔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音樂系主任以及管絃與擊樂研究所、音樂學研究所長,此外,他也是台北愛樂廣播電台(Philharmonic Radio Taipei)「迷人的小提琴」的節目主持人,而難得的是身兼職業小提琴家與繁忙的教職等工作,蘇顯達皆能如魚得水、表現亮麗,除了無比的體力、耐力與努力外,熱情就是他最大的動力來源,而適逢2011年為其自法返台25週年,因此特地舉辦巡迴全台六場小提琴獨奏會,與樂迷分享多年來的音樂成果。

蘇顯達以技巧難度聞名的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第二號無伴奏小提琴組曲「夏康」(Partita No.2 "Chaconne" For Violin Solo)》作為「走過1/4世紀的執著」台北場音樂會的第一首曲目,而如此重與艱深的曲目,通常演出者一般不會安排在第一首來進行,這也讓人意識到蘇顯達隨時處於「準備好」的狀態中。音樂會準時開始時,蘇顯達以一把於1709年所製作的史特拉底瓦里名琴「維奧悌─瑪麗‧霍爾(Viotti-Marie Hall)」搭配海菲茲(Jascha Heifetz, 1901-1987)曾使用過的弓,高揚出厚實溫暖的樂音,此琴也是「奇美文化基金會(Chi Mei Culture Foundation)」眾多收藏品之一,而巴哈32段變奏的《夏康舞曲》在蘇顯達手中,散發出時而安穩莊重、時而精準犀利的充沛能量。

郭芝苑(Chih-Yuan Kuo)
今年已屆90歲高齡的台灣作曲家郭芝苑(Chih-Yuan Kuo, 1921-)《寫給小提琴與鋼琴的三首小品(3 Pieces For Violin And Piano)》,是由其管絃樂作品〈夜深沉〉、〈台灣旋律〉與〈車鼓舞〉所改編,並結合台灣民間傳統音樂精髓來呈現,如〈夜深沉〉運用京劇中虞美人與楊貴妃舞劍的樂段,極富傳統戲劇色彩;〈台灣旋律〉則前、後段將高甲調與南管旋律巧妙置入,並將小提琴善於吟詠的特性充份發揮;而〈夜深沉〉則擁有車鼓弄的詼諧躍動個性,並以小提琴的撥奏、顫音以及短裝飾音與鋼琴相互應和,充滿活潑熱鬧的情緒,而蘇顯達精確地將三首小曲中不同的元素與風格完美地呈現,使得曲子飄散著濃郁道地的台灣味。

上半場最後一首為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完成於1917年的《G小調小提琴奏鳴曲(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In G Minor)》,此曲也是德布西在病痛纏身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火之中所留下的天鵝之歌,全曲分為「活潑的快板」、「間奏曲」與「活潑的終曲」三個樂章,而此作品在蘇顯達的詮釋下,將曲子之內涵剖白理析至渾然天成之境,除了讓人不斷地驚喜與激賞外,也是我所聽過最棒的此曲版本,此外,其拉奏過程彷彿將德布西晚年心境置於鎂光燈下讓人一目瞭然,且無論是作曲家或是演奏者,都將自己的心靈誠實、毫不保留地呈獻讓聽眾看清楚,蘇顯達重現與建構了一個真誠透明的世界,任人漫步遨遊其中。

音樂會下半場首先由拉威爾(Maurice Ravel, 1875-1937)的《小提琴奏鳴曲「遺作」(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Posthumous")》登場,此曲因僅單樂章,因此有「遺作」之別名,為拉威爾22歲時所創作,而蘇顯達帶出曲中溫和流暢的氣息,讓人聯想到在巴黎風和日麗午后的咖啡座上,一名優雅的紳士正享受著悠閒的美好時光。

蕭泰然(Tyzen Hsiao)
而台灣作曲家蕭泰然(Tyzen Hsiao, 1938-)的《冥想曲(Meditation)》則接續了這浪漫的幻想氛圍,優美的旋律讓心中的花朵一一地綻放開來,早已分不清是置身於法國還是在台灣遼闊的花田之中,待睜開雙眼,此時迎面襲來又是南台灣海風,一首《夢幻的恆春小調(Fantasy Heng-Chhun Melody)》更將人吹薰得陶陶然,這是家鄉才能給予的熟悉感與安全感,讓人全然放鬆與安心地進入寧靜的《D大調夜曲(Nocturne In D)》中,並擁抱著溫柔的餘韻,飄飄然於閃爍星空中。

艾爾加(Edward Elgar, 1857-1934)寫於1918年的《E小調小提琴奏鳴曲(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In E Minor)》則是艾爾加家在鄉間療養、大病初癒後的創作,因此帶有些許英式田園風格,而蘇顯達則以中庸的風格,娓娓拉奏出三個樂章,並帶有一股清雅細膩的恬適情感。

安可曲則演奏了蕭泰然的《出外人(The Sojourner)》,此一小品旋律誠摯深情,在蘇顯達的詮釋下動人心絃,讓人一聽難以忘懷,難怪蘇顯達曾說「蕭泰然的音樂曲境只有『刻骨銘心』四個字可以形容」。此外,艾爾加《善變的女人(La Capricieuse)》則以節奏的變化帶來俏皮的活潑感,最後是海菲茲改編自墨西哥作曲家龐賽(Manuel Ponce, 1882-1948)的《小星星(Estrellita)》,而整場音樂會就在優美的旋律中劃下休止符。

蘇顯達與李芳宜於音樂會後酒會中開香檳慶祝

於此次音樂會中,蘇顯達的表現比以往更加成熟精粹,並在理性的風格中帶有溫柔細膩的情感,正如同他的為人處世般,心胸寬闊、誠懇踏實、善良溫暖,處處為他人著想,也總能讓人感動,而一路走來這25年的音樂演奏生涯,蘇顯達不僅展現對音樂的熱愛與執著,也為人間建築了一座美麗的音樂花園,園中所綻放的花朵都有著愛與溫柔的色彩,而每一朵花朵也代表著被他所影響與感動的人們。

李芳宜、蕭泰然與蘇顯達於酒會中合影

因為有熱情有執著,人生才有各種的挑戰與可能,而一場美麗的音樂會讓人感動的不只是因為音樂的美好,更是因為感受到無數顆熱愛生命的心一起怦然跳動所交織成的聲響。









延伸閱讀:蘇顯達─來自巴黎星空下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馬德里皇宮

「馬德里皇宮(Palacio Real de Madrid)」位於馬德里(Madrid)市中心以西的拜倫(Bailén)街上,為僅次於「凡爾賽宮(Palace of Versailles)」和「維也納皇宮(Hofburg)」的歐洲第三大皇宮。


而以白色花岡岩所打造的「馬德里皇宮」約始建於西元1738年,前後歷時26年完工,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與最精美的宮殿之一,其皇宮外觀採正方形結構設計,內部裝潢則細膩精緻、富麗堂皇,並收藏無以計數的金銀器飾、瓷器、壁毯、繪畫與皇室用品等珍寶。


「馬德里皇宮」最早由來可追溯至九世紀,是由摩爾人所佔領的托雷多(Toledo)之國王為抵禦入侵者,於曼薩萊斯(Manzanares)河左岸所修建的一個堡壘,後來被卡斯提爾王國(Castilla)所佔據。


「馬德里皇宮」之所在地於十六世紀時原本為古阿爾卡薩城(Alcázar)一部分,但1734年耶誕夜前夕,阿爾卡薩城卻不幸毀於大火之中,當時國王菲利浦五世(Philip V, 1683-1746)便在原地興建一座嶄新的宏偉宮殿,希望可媲美其祖父(法王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因此「馬德里皇宮」之宮殿主體結構全用石頭與磚建造,而捨棄木頭是期盼再也沒有任何大火能燒毀它。


菲利浦五世為西班牙波旁(Bourbon)王朝第一任君王,當時任命建築師薩切蒂(Juan Bautista Sachetti, 1690-1764)於1738年開始建造「馬德里皇宮」,並在1764年峻工,而繼任的卡洛斯三世(Carlos III, 1716-1788)也在同年12月1日搬入新宮殿,之後西班牙世代國王皆居住於此,直到1931年阿方索十三世(Alfonso XIII, 1886-1941)遜位為止。


在150公尺見方的建築物內部,由於歷代國王都根據自己的喜好對皇宮進行裝飾,使得「馬德里皇宮」擁有複雜、濃厚的個人色彩與時代印記,且宮內獨立建築眾多,光皇宮房間總數大約就有 2800間,其中著名的包括有「阿拉巴特洛斯大廳(Salón de Alabarderos)」、「鏡廳(Salón de los Espejos)」與「卡洛斯三世國王房間(Cuarto del Rey Carlos III)」等。此外,皇宮裏還可欣賞到委拉斯蓋茲(Diego Velázquez, 1599-1660)、哥雅(Francisco de Goya, 1746-1828)與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 1577-1640)等大師畫作。


進入皇宮前一整排高聳的階梯就是義大利建築師尼(Francesco Sabatini, 1722-1797)的作品。而入內參觀的第一間是「國王廳(Salón del Trono)」,其廳內拱頂畫作出自於1764年威尼斯畫家提耶波洛(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 1696-1770)之手,描繪西班牙十八世紀多位國王的統治故事,「國王廳」裝飾大部分雖來自於皇家作坊之生產,但也有威尼斯的水晶吊燈、那不勒斯的天鵝絨刺繡以及羅馬的青銅獅像等珍品。

國王廳與國王寶座(右)

「馬德里皇宮」的「繪畫長廊」則收藏了各畫派畫家的作品,其中包括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的《莎樂美與施洗者約翰的頭顱(Salome Receives the Head of John the Baptist)》,以及委拉斯蓋茲與哥雅的作品。


「馬德里皇宮」也有一個1879年阿方索十二世(Alfonso XII, 1857-1885)為慶祝迎娶第二任皇后而啟用的「宴會廳」,廳內四周掛有十六世紀的法蘭德斯璧毯與華麗的水晶燈,可容納145人同時坐下用餐或開會。

宴會廳

特別的是「馬德里皇宮」內的「瓷器室(The Porcelain Room)」是以皇家瓷器廠所生產的瓷器板組合裝飾,可看出當時歐洲人對於中國瓷器的喜好,此外,「雪茄室(Salon de Cigarro)」也帶有濃濃的東方風情,而由皇家工廠製造的巨大玻璃鏡構成的「鏡廳(The Hall of Mirrors)」、以及牆壁曾被黃色綢緞所包覆的「黃金室」皆獨具特色、舉世無雙。



「馬德里皇宮」除了擁有眾多頗具特色的廳堂、臥室與休憩室外,宮內亦收藏各種古琴,如豎琴、小提琴與吉它等,皆做工精緻,非常值得仔細欣賞。






「馬德里皇宮」的中庭是壯觀寬大的廣場,可由露臺俯瞰整個馬德里市區所在之高原,王宮後面則是由薩巴蒂尼所建造的「薩巴蒂尼庭園(Jardines de Sabatini)」與「摩爾花園(Campo del Moro)」。此外,在廣場旁邊的「藥物博物館(Real Farmacia)」也展示著舊時代的醫藥研究室原貌與藥品調製等用具。

「皇室軍械庫」現則轉變為「兵器博物館」,原是菲利浦二世所創建,經過整理後於2000年6月開放,內部展示十三世紀前歷任西班牙國王與王室成員之盔甲,其中著名之器械包括了卡洛斯五世與菲利浦二世的盔甲。

而「馬德里皇宮」對面為西班牙廣場,其正中央豎立著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西班牙文學大師,也就是《唐‧吉訶德(Don Quijote de la Mancha)》的作者賽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 1547~1616)之紀念碑,紀念碑下方則是騎著馬的唐‧吉訶德與僕人桑丘的塑像

 

但現任的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 1938-)和王室並不住在「馬德里皇宮」內,而是定居於馬德里近郊較小的「薩瑞拉(Zarzuela)宮」,除了王室的國事活動外,「馬德里皇宮」如今已成為專供遊人參觀的博物館,讓世人共同見證西班牙王室之榮耀輝煌。


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柏林愛樂─王者之聲

還清楚記得西元2005年11月18日,在台北中正紀念堂廣場上聆聽「柏林愛樂交響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的感動,當時與數萬人一同頂著寒風與細雨,安安靜靜地席地而坐,只為了感受與欣賞世界一流樂團的演出,而這項於六年前在台創下三萬人共同觀賞戶外轉播的空前紀錄,不僅讓「柏林愛樂交響樂團」所有團員深受感動,也讓首席指揮賽門‧拉圖(Sir Simon Rattle, 1955-)念念不忘台灣的「那個夜晚」,此一特殊的台灣經驗更直接促成了「柏林愛樂交響樂團」線上數位音樂廳的成立。



而今年2011年「柏林愛樂交響樂團」再度以­「開幕之夜」(11月18日)與「王者之聲」(11月19日)兩場音樂會回饋台灣樂迷,以往「柏林愛樂交響樂團」的現場音樂會,大多可透過網路轉播來同步欣賞,但錄音地點皆為柏林的愛樂廳,而此次選擇在台北的「國家音樂廳」中,用與「柏林愛樂廳」同等之規格對全球進行同步直播,這也是「柏林愛樂交響樂團」將全球數位轉播之海外首演場獻給了台灣,而除了音樂廳外,兩晚演出之同步直播地點尚包括台北小巨蛋、台中體育學院運動場、大里高中以及花蓮小巨蛋,而四個直播點也開放民眾自由索票前往聆聽。



2005年拉圖與「柏林愛樂交響樂團」於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了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的《第三號交響曲「英雄」(Symphony No.3 ”Eroica” )》,原汁原味的德國之聲帶給台灣樂迷十分難忘的「貝多芬之夜」,而今年「柏林愛樂交響樂團」則帶來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與布魯克納(Anton Bruckener, 1824-1896)的《第九號交響曲(Symphony No.9)》以饗台灣樂迷。而數字「九」在古典音樂中一向有著神秘、難以突破之謎團,如貝多芬、布魯克納等多位作曲家之創作皆在「第九號」畫下句點,而此次「柏林愛樂交響樂團」指揮拉圖則表示要「勇敢面對第九號」。



­11/18「開幕之夜」音樂會首登場的是馬勒的《第九號交響曲》,整場音樂會既無中場休息,也沒有安可曲,因為「柏林愛樂交響樂團」在結束「國家音樂廳」的現場演奏之後,拉圖要立即率領團員們,於警車的引導下直達台北小巨蛋的數位轉播現場,而小巨蛋的觀眾們也可一邊等待、一邊欣賞拉圖特地為大家準備的安可曲錄音影片,也就是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的《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and Isolde)》中的〈愛之死(Liebestod)〉樂段。



拉圖與「柏林愛樂交響樂團」團員們抵達台北小巨蛋時,台北市長郝龍彬也在現場迎接,而當拉圖一走上舞台,立即被觀眾們的熱烈掌聲所包圍,大家熱情地大喊「拉圖,拉圖,我愛你」,郝市長也趁此一熱絡氣氛問拉圖說:「你願意答應我們很快地再回來台灣嗎」,拉圖回答說:「如果我不回來這裡,我還能到哪裡遇見這麼熱情且令人感動的樂迷?」這時全場觀眾報以熱烈掌聲。最後,拉圖還率領團員齊聲向現場觀眾說:「我們愛台北!我們愛你們!」。



而11/19「柏林愛樂交響樂團」之「王者之聲」音樂會,則由拉威爾(Maurice Ravel, 1875-1937)《丑角的晨歌(Alborada del gracioso)》揭開序幕,此曲原為拉威爾五首鋼琴組曲《鏡(Miroirs)》中的第四曲,作曲家雖未親自改編管弦樂團版本,但樂團版充滿了幽默與諷刺之意味,並將丑角之戲謔神態描繪得栩栩如生,是一首洋溢著西班牙風情的傑出作品,而此曲在拉圖與「柏林愛樂交響樂團」的詮釋中更顯靈活之神韻,彷彿就像是看見一位頑皮、桀驁不馴的小丑,不時對著人們擠眉弄眼、躍動著巧妙的身軀,並以誇張的表情嘲弄著人間的情感。


「王者之聲」上半場第二首作品為出生於廣島(Hiroshima)的日本現代作曲家細川俊夫(Toshio Hosokawa, 1955-)《寫給法國號與樂團的協奏曲「花開之時」(Concerto for Horn and Orchestra- Moment of Blossoming)》。細川俊夫自2001年起為已有三百年歷史的「柏林藝術學院(Hochschule der Kunste Berlin)」會員,其作曲理念崇尚自然與宗教哲學,並有強烈的自我風格,是一位才華相當被看好的作曲家。

而《花開之時》才於今年二月由拉圖與「柏林愛樂交響樂團」首演,由法國號演奏家史蒂芬‧多爾(Stefan Dohr)獨奏,其曲意取自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之概念,借喻人類自逆境而成長,猶如荷花綻放之珍貴與美麗,而法國號即為荷花之化身,音樂廳則是巨大的荷花池,因此除法國號獨奏者、指揮與樂團皆於台上之外,另還安排三位管樂(法國號)獨奏者,分別站立於三樓舞台正對面之觀眾席與三樓左、右包廂兩側,而此一作法不僅可使音響層次環繞並立體呈現,並在四方相互呼應下,各聲響既為對立也互為分身,而樂團彷彿是大自然的各種考驗,在各式呼嘯聲與風暴中,看似寧靜的池塘實則發生許多無情的衝突,但荷花始終屹立於天地與池塘中逐漸蘊孕與開放。

《花開之時》曲中充滿濃濃的自然意境與東方禪味,呈現「混亂終將回歸寧靜」以及「剎那即永恆」之哲理,而在此曲中法國號已不再是純粹的法國號聲響,法國號可化身為尺八、化身為荷花或風聲、以及大自然中任何一個聲音,大鼓也可是太鼓,或是悶雷、響雷,而幾乎聽不見的小提琴聲部以微小的震音來拉奏,就像是天地或宇宙間幾近不存在的背景聲響,雖細微卻是最真實、不能忽視的存在。

美麗、現代化的「柏林愛樂廳」

「王者之聲」下半場由布魯克納《第九號交響曲》重量登場,此作品花了布魯克納九年光陰,但最後卻未能完成,布魯克納在臨終前仍心心念念牽掛此曲之進度。布魯克納與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皆用d小調來創作,雖然布魯克納的《第九號交響曲》僅由〈神秘而莊重的〉、〈詼諧曲〉與〈慢板〉三個樂章所構成,但樂曲結構與長度卻充分顯現作曲家之強烈企圖心,而此曲在「柏林愛樂交響樂團」的詮釋下雖不刻意突顯其磅礡氣勢,卻反而將布魯克納神秘且帶有「遺言」式的此一天鵝之歌,以自傳性的宗教語彙來表達,而或許這正是身為虔誠天主教信徒的布魯克納所獻給人類與上帝的明祈心聲。

「柏林愛樂交響樂團」每次來台演出,帶給台灣樂迷的不只是高水準、高品質的美好賞樂經驗,其指揮與團員們的認真態度與真摯友情,也讓台灣人深受感動,並願意付出最高的熱情來相待,而台灣特有的藝術文化氛圍與可愛的樂迷們,更是促使「柏林愛樂交響樂團」將與台灣交流之經驗,進一步推向國際舞台之靈感來源,而對於台灣能帶給「柏林愛樂交響樂團」的啟發與感動,以及成為柏林樂壇中口耳相傳的「台灣傳奇」,我們每一位國民不僅皆與有榮焉,更是無比開心與驕傲的。

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勁飆序曲

今年台北的「市民國樂團」定期公演以器樂協奏曲為主,且偏向管樂類作品,由著名揚琴演奏家李庭耀擔任指揮,而其優雅溫和的風格也將「市民國樂團」帶出不一樣的感覺。

盧亮輝的《祭樂歡舞》表達出台灣原住民的樂天與歡舞精神,的確很適合擔綱音樂會序曲之角色,但可惜的是「市民國樂團」在演奏上的速度稍慢了些,無法將熱鬧的氣氛適度帶出,因此在氣勢上也就顯得較弱。

而關迺忠的《孔雀交響音畫》其實是一首36簧笙與樂團的協奏曲,以生活在雲南邊境的傣族人民為故事背景,描寫美麗的孔雀公主與歡樂的婚禮場景,而36簧笙之共鳴筒即源於傣族之蘆笙,因此36簧笙也擁有蘆笙之音色特質與味道,此次由洪偉民擔任笙之主奏,並以笙的震音唯妙唯肖地呈現出孔雀開屏的自信驕傲與華麗色彩,以及傣族人對自由生活的浪漫體現,可惜的是此次只演奏了樂曲的第一與第四樂章。

劉文金的《秋韻》以太行山的歌謠為主體,用二胡充滿情感與富敘事風格的音色特質,自由地吟詠出秋之豐收、寂寥等多元矛盾性格,藉以表達人在希望與失去間複雜之情感與思緒。二胡主奏陳昌靖亦主修古琴,因此在詮釋上沉穩內斂,曲中雖多有炫技橋段,卻不嘩眾之音取寵,實為難得。

上半場最後一首為陳能濟的《風從台灣來》,此曲融合了許多耳熟能詳的台灣民間旋律,本應是相當討喜的作品,但可惜團員間默契不足,不僅不夠整齊,且在各聲部銜接上出現許多明顯暇疵,樂團音色不僅薄弱且常聽到收得不乾不淨的聲音。而自信也是「市民國樂團」此場音樂會最大的問題,並非團員不夠努力或專心,而是集體缺乏自信,導致音色凝滯、拍點延遲、反應不直接與情感困頓,而這些也讓此場音樂會氣氛始終飛揚不起來之主因。

音樂會下半場由黃雅農嗩吶主奏的劉英《正月十五鬧雪燈》揭開序幕,只見雅農一席露背的深藍色晚禮服驚豔全場,也帶動了聽眾間些許的浮動情緒,之後大嗓門的嗩吶以奔放的聲響,表現出音樂中熱烈喜悅的氣氛,而那正是元宵時節街上人們爭看花燈的情景。

關迺忠的《天山戀歌》為吳佳珊演奏主奏揚琴,雖以現代作曲手法來呈現,但擷取的是新疆塔吉克的民歌旋律為骨幹,並充分運用新疆手鼓、鈴鼓等打擊樂器來展現其異域色彩,旋律豐富、節奏多變,樂團伴奏的部分寫的也相當精彩,但可惜的是打擊聲部與揚琴常合不在同一拍點上,且揚琴在快板時左右手聲部也不協調,樂團的表現也顯得吃力拖沙,無法將自由與充滿動感的曲風恰如其份地表現出來。

由南維德、魏家捻與李鎮共同創作的《走西口》是一首十分出色的笛子作品,此次「市民國樂團」也特地邀請了「台北市立國樂團」的笛子團員莊桂櫻來擔綱主奏。《走西口》取材自內蒙西部的「二人台」(註一),以戲曲唱腔為主音調,描寫清末一對農村新婚夫妻被迫分離與渴望幸福生活的故事,曲子共分為〈新婚〉、〈哭別〉、〈相送〉與〈盼望〉四部份,主奏一人需輪流以曲笛、梆笛與大笛來演奏,因此能充份表現出竹笛的音色特質與各式技巧,尤其是笛子以模仿戲曲的唱腔聲調來吹奏,其強烈的情感更藉由氣顫音、循環換氣與快速吐音等技巧發揮得淋漓盡致,而莊桂櫻台風自信穩健且中氣十足、聲音飽滿厚實,也將曲意詮釋得深情款款、如泣如訴。

盧亮輝的《勁飆序曲》為音樂會壓軸終曲,以雄偉的台北101大樓為樂曲理念,描繪台北多彩多姿的都會性格與活力開朗的生活情景,曲中以爵士鼓敲打出台北深受西化之影響,並在國樂團歡躍之節奏下,譜出美好未來願景。


註一:「二人台」是盛行於內蒙、山西、陝西與河北等中國北方地區的一種戲曲,因其劇碼大多採用一丑一旦之二人組合演唱形式,故稱為「二人台」,其俗名為「雙玩意兒」,也有「二人班」之稱。而「二人台」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不同之藝術風格,並以內蒙古呼和浩特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後統稱為「二人台」。

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普拉多美術館

若到馬德里(Madrid)參訪只能去一個地方,那首選一定是「普拉多美術館(Museo del Prado)」。「普拉多美術館」不僅是馬德里最著名的觀光景點,更為世界十大博物館之一,其館內收藏大多是西班牙歷代皇室之珍藏,除集合西班牙各畫派之名作外,也包含文藝復興時期與巴洛克等時期重要畫家之代表作,而多達三萬餘件的館藏品中,就有三分之一是屬於西班牙畫派的作品,難怪西班牙人會自豪地說:「若想充分了解提香、波希與魯本斯,就必須到西班牙來;但若想要給予西班牙繪畫正確的評價,則只需留在普拉多」。

普拉多美術館參觀大門

普拉多是世界上擁有最多哥雅(Francisco de Goya, 1746-1828)與委拉斯蓋茲(Diego Velázquez, 1599-1660)以及荷蘭畫家波希(Hieronymus Bosch, 1450-1516)作品的美術館,此外,埃爾‧葛雷柯(El Greco, 1541~1614)、提香(Tiziano Vecellio, 1490-1576)、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 1669)、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 1577-1640)與杜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等歐洲著名畫家的創作也林列於此,而委拉斯蓋茲不僅將自己的名作獻給普拉多,更以一流的鑒賞力為這座美術館蒐集了許多義大利名家之作。

關於「普拉多美術館」成立之淵源,最早可追溯至卡洛斯三世(Carlos III, 1716-1788),而喜愛科學和藝術的他曾頒賜一座皇室建築來設立「皇家聖費迪南美術學會(Real Acedmia de Bellas Artes de San Fernando)」,同時也下令於皇家修道院牧場中開設植物園,並在旁邊建立博物館,因此西班牙建築師維蘭紐瓦(J. de Villanueva, 1729-1811)便於西元1787年銜卡洛斯三世之命,設計自然科學博物館,建築工程曾因戰爭而一度中輟,直到1811年維蘭紐瓦去世時再度動工,並 改稱為「皇家美術館」。

哥雅雕像
1819年11月9日,「皇家美術館」正式開放,1868年再改稱成「國立普拉多美術館」,因此「普拉多美術館」多年來也一直被視為皇家的附屬博物館。

因此「普拉多美術館」收藏品多以哈布斯(Habsburg)與波旁(Bourbon)兩王朝之收藏為主體,此外,增購與捐贈品也是數量逐漸增加的原因,其中以西班牙派作品數量最多,其次為義大利派。而「普拉多美術館」正門也豎立著委拉斯蓋茲之青銅雕像。

「普拉多美術館」為長型建築,主體由三部分構成。北部的圓亭是由愛奧尼克(Ionic)風格的美麗柱子所撐起之拱形建築,南部與植物園相連,是西班牙新古典主義風格之代表。而普拉多更是少數可讓遊客使用相機拍攝畫作的展館但不能用閃光燈

「普拉多美術館」收藏中三位西班牙重要畫家為葛雷柯、委拉斯蓋茲與哥雅,其中又以哥雅的作品最多,其收藏為世界之冠。葛雷柯為西班牙近代繪畫的開拓者,以宗教畫與人物畫像聞名,而十七世紀巴洛克時期藝術泰斗的委拉斯蓋茲,為西班牙宮廷畫家,而哥雅也曾擔任宮廷首席畫家,其揭露政治與社會現實之畫風,不僅為十九世紀歐洲重要畫家之一,更影響往後之印象畫派。

「普拉多美術館」中的鎮館之寶為委拉斯蓋茲的《宮女(Las Meninas)》。委拉斯蓋茲以畫貴族肖像聞名,這幅畫中間是西班牙小公主瑪格麗塔(Margarita Teresa, 1651-1673),而她的侍女、侏儒弄臣與僕人則隨侍在側,此外,畫中後方有一面鏡子,鏡中反射出國王菲利浦六世(Philip VI, 1605-1665)與皇后之身影,鏡子右邊有一扇門,有一個人站於樓梯上,好像要走出房間,又像是要準備進入房間,而左邊的畫家則是委拉斯蓋茲本人,正朝向觀賞者在繪畫,而這樣奇妙又神秘的空間安排,使得觀畫者與畫中人物彷彿處在同一空間相互對望,且無論觀畫者站於畫之右邊或左邊之任何角度,但能感覺到畫中幾乎所有的人正在凝視著觀畫者。

Diego de Velazquez《Las Meninas》(1656)

委拉斯蓋茲為公主瑪格麗塔畫下多幅肖像,其中《穿白衣的瑪格麗塔(Infanta Margarita Teresa In White Dress)》也曾來台灣在故宮展出過。

Diego de Velazquez《Infanta Margarita Teresa In White Dress》(1656)

委拉斯蓋茲也是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最崇拜的畫家之一,《宮女》這幅作品更深深影響了畢卡索,畢卡索曾臨摹此畫據說不下44次,而目前有關模仿及重新翻作這幅畫的眾多作品,大多收藏在巴塞隆納(Barcelona)的「畢卡索美術館」中。

Pablo Picasso《Las Meninas》(1957)

葛雷柯本名為多明尼柯士‧底歐多柯普洛斯(Domenikos Theotocopoulos),為希臘(Greece)克里特島(Grete)之堪底亞(Candia)人,25歲左右時至義大利威尼斯(Venice)進修,受教於提香門下,後來到西班牙托雷多(Toledo)發展,因此被稱為 El Greco (意即「希臘人」)。據說葛雷柯18歲時已是極有前途的畫家,其青年時代生活於神秘主義氣氛中,而此種神秘主義傾向,也影響了他的繪畫風格。據說有一次他的摯友克婁維歐(Clovio)來訪,看見葛雷柯坐在層簾低垂的陰暗房間裏,一動也不動,克婁維歐形容「他並沒有睡著,只是靜靜地坐在那裏」,我邀他出去散散步,葛雷柯反而說:「陽光會擾亂我內心的光」。

El Greco《The Knight With His Hand On His Breast》(1580-1585)

葛雷柯在西班牙最早的作品,就是為托雷多的「聖多美教堂(Iglesia de Santo Tomé)」所繪的五幅祭壇畫。而「普拉多美術館」所收藏的《騎士的手在他的乳房上(The Knight With His Hand On His Breast)》,即為格雷柯之自畫像。格雷柯畫作之特色為人物與景象之比例皆與原形不符,人之身體常被變形得極為瘦長,因為格雷柯認為「矮小是所有造型中最糟的條件」,另外,在格雷柯畫中也常看見人物站立在較低之地面,並以廣闊天空為背景,代表人類超越世俗、渴望天堂之願望。

El Greco《The Holy Trinity》(1577)

哥雅雖然也是宮廷御用畫家,但與皇室的關係卻不是很好,後來因病失聰,再加上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 1769-1821)攻占西班牙等打擊,因此造成晚期畫風趨於黑暗,即所謂的「黑色繪畫時期」,哥雅將市井小民的無奈與戰爭的無情,以寫實的方式呈現,其所用色調極為深沉晦暗,而所描寫的情景更令人怵目驚心。

Francisco de Goya《Prometheus Bound》(1808)

而哥雅其著名的姐妹畫作《裸體的瑪哈(The Naked Maja, 1797-1805)》與《穿衣的瑪哈(The Clothed Maja, 1797-1805)》,兩幅畫之構圖、場景、姿態皆一模一樣,模特兒也是同一人,唯一的差異就是一幅是裸體,一幅則是著衣。據說畫中主角為哥雅的情人阿爾芭公爵夫人(Duchess of Alba, 1762-1802),她在宮廷中以美貌和古怪性格著稱,阿爾芭比哥雅小16歲,兩人於1795年相識,直到阿爾芭逝世為止,一直與哥雅維持著親密之關係。

Francisco de Goya《The Clothed Maja》(1797-1805)

相傳當初哥雅受阿爾芭公爵夫人之邀為其繪製畫像,由於兩人長時間共處,因此愛苗滋生,蜚語流言也跟著傳出,就在哥雅專心繪畫《裸體的瑪哈》時,有一天哥雅接獲消息,原來是阿爾芭公爵要來檢視畫作進度,並釐清緋聞傳言之真實性,哥雅意識事態之嚴重性,便連夜趕畫另一幅《穿衣的瑪哈》,來應付並平息此一風波。

Hieronymus Bosch《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The Exterior (1480-1505)


而參觀「普拉多美術館」另一不得不看的畫作,即波希的《人間樂園(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此為一幅三式作品,可以闔起也能打開,闔上時表現的是《創世紀》第三天,即上帝創造陸地與海洋,波希將地球畫成透明球體,而打開外封扉也呈現宗教之主題,即「神創造人」之原罪(左)由來到「人類墮落」 的過程(中),以及犯下七原罪後果的「地獄場景」(右)。

Hieronymus Bosch《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 (148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