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阿爾罕布拉宮(下)

阿爾罕布拉宮不僅外表雄偉,其內部之精緻更令人瞠目結舌,無論是門框、璧飾、細柱、屋簷、屋頂以及房間牆壁,處處可見"極為繁複"的雕刻與浮雕,其內容與可蘭經文或是大自然界的花草圖案為主,象徵伊斯蘭教精神緊密地與人民生活結合在一起。












抬頭仰望其內部圓形屋頂,密密麻麻的圖案,看不清究竟是什麼,只讓人有眼花撩亂與暈眩的錯覺,也許由底部一直向上延伸幾何圖形,代表著回教世界對於來世與天上世界的渴望,給予站於底處的人們喘不過氣的壓力,讓人一進到房間裏立刻心生敬畏。















阿爾罕布拉宮的可愛貓咪們,也常是遊客駐足拍照的對象
 

延伸閱讀:阿爾罕布拉宮(上)


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

阿爾罕布拉宮(上)

終於來到了朝思暮想的阿爾罕布拉宮,雖然城牆的外表在歲月的流逝中,從原本的紅色轉變為黃色,但仍不減巍峨的氣勢與細膩的工法,沒有親眼目睹,其實不易體會也難以說明,伊斯蘭建築技法之高超實遠超過想像,我懷著敬畏與感動,細細地感受每一分、每一秒邂逅的悸動與內心的澎湃。


西元711年,摩爾人將軍泰拉格趁西班牙內亂,便率領阿拉伯人和摩爾人軍隊由北非渡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西班牙,後於714年滅亡西哥德王國,佔領托羅薩,而西班牙居民為抵抗阿拉伯人入侵,隨後便建立許多「堡壘」(西班牙語稱為「卡斯提爾」)。


到了1212年,卡斯提爾國王阿方索八世率領諸國聯軍在托羅薩戰役中擊敗摩爾人,此後摩爾人在西班牙勢力漸衰。1236年時摩爾人在西班牙的領土只剩下格瑞納達,並於1238年宣布格瑞納達獨立,之後摩爾人便開始建造「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阿拉伯語الحمراء 意:紅宮),並於1358年峻工。


後來,阿拉貢國王(費爾南多二世)和妻子卡斯提爾女王(伊薩貝拉一世)於1492年率領軍隊征服格瑞納達,完成西班牙收復失地運動,摩爾人從此被趕出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也成為一座「廢宮」。


 
阿爾罕布拉宮建於1238年至1358年間,由當時統治的北非摩爾人所建,是伊斯蘭風格的建築,因此處處可見回教風格的長廊、拱門、浮雕以及小而美的花園景觀。


阿爾罕布拉宮位於地勢險要山上,宮牆外圍由30米高的石砌城牆,院落組成複雜,但主要建築群分為二:一為「石榴院」,另為「獅子院」,其中「獅子院」以輕巧的券廊與雕有十二隻獅子簇擁之噴泉而著稱。


阿爾罕布拉宮為伊斯蘭教世俗建築與造園技藝完美結合之建築代表,並於1984年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中。


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中有一圓形建築包圍的廣場,只要站在中間輕輕拍手,回聲彷彿在瞬間被放大成無數倍音量,反射迴響於耳際時,讓人感到十分神奇,也佩服當時摩爾人對音響的觀察與知識轉化為建築上的巧妙技法。


阿爾罕布拉宮是座令人心蕩神馳的建築,到此一遊不僅感慨時光之白雲蒼狗,更能深刻體會人類能力所創造之不朽與永恆。



延伸閱讀:阿爾罕布拉宮(下)


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西班牙作曲家與吉他演奏家泰雷加(Francisco de Asís Tárrega y Eixea, 1852~1909)所創作的《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Recuerdos de la Alhambra),一直以來為吉他演奏者必練之作品,在台灣也有古典吉他界國歌之稱號。

這首曲子顧名思義,為泰雷加於西元1896年在阿爾罕布拉宮遊覽時,眼見當時夕陽餘暉斜映於宮殿,將紅色外牆照耀得更加美麗,而後便寫下這首膾炙人口的作品,同時將副標題命名為「祈禱」,並在曲子後面附上了「Hommage a leminente Alfred Cottin」字樣,這也是為了紀念與呈獻給吉他演奏家與作曲家阿佛烈德‧高登(Alfred Cottin ,1863-1923)的作品。

格瑞納達於1238年在摩爾人的統治下宣布獨立,並選擇於地勢險要處建造「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阿拉伯語الحمراء ,意思為「紅宮」),宮殿採伊斯蘭風格建築,於1358年完工。然而1492年時,亞拉崗國王費爾南多二世與卡斯提爾女王伊薩貝拉一世率領軍隊攻下格瑞納達,收復西班牙國土,並將摩爾人趕出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從此便被荒廢。



泰雷加《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全曲採右手輪指來演奏,在綿延地顫音技巧與穩定的節奏下,引人進入幽然遐思中,聆聽者也彷彿進入了時光隧道,見證歷史之一頁興衰。

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刻骨銘心之愛

如果讓你票選心中最美的「大提琴協奏曲」,你會選擇那一首?

老實說,古典音樂中的大提琴協奏曲,有名的、好聽的其實並不多,因此掐指一算,大概很多人的答案都會一樣,德弗札克(Antonin Dvorak, 1841-1904)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104)》一定是許多人心目中的首選,就連作曲家本人也曾說過除了《新世界交響曲》外,最喜歡的就是自己的《大提琴協奏曲》。但究竟德弗札克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有什麼魅力?這就要從大作曲家的初戀開始說起...。

Antonin Dvorak, 1841-1904
德弗札克年輕時,曾在布拉格教過一位鋼琴學生約瑟費娜(Josefina Cermakova),就在日久生情下,不知不覺愛上了她,但正當愛情火苖驟升之際,德弗札克卻痛苦地發現,原來約瑟費娜已經訂婚,這時他該如何是好?而如果是你,你會選擇怎麼做?

可能很多人的答案會是既然愛上了,那就勇敢表白吧,至少讓對方明白自己的心意,但善良的德弗札克卻選擇了沉默,並決定悄悄退出,將這一段青澀的初戀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因此這是一場始終說不出口的暗戀。

後來德弗札克娶了約瑟費娜的妹妹安娜,過著平靜幸福的家庭生活,直到三十年後,當時正在美國發展的德弗札克突然收到約瑟費娜的信,原來她近年來常臥病在床,由於她的丈夫長年在外地奔波,母親也已老邁,無法照顧她,她正過著苦悶寂寞的日子。德弗札克看完信後內心百感交集,他想到自己年輕時曾寫過一首約瑟費娜非常喜歡的歌曲《讓我獨處(Leave me alone, op.82)》,於是德弗札克節錄了部分旋律,並發展譜寫成為《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

也許年輕時深埋於心的情感,德弗札克從未曾遺忘過,因此當他接到約瑟費娜病逝的惡耗後,德弗札克立即又將第二樂章做了修改,使整首曲子更加盪氣迴腸,許多人都被如此深情的樂章所深深震撼與感動。

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與曲》創作於西元1894~1895年,也是德弗札克在美國時期(1892~1895)最後的作品,此曲並在1896年3月19日,由英國大提琴家史坦(Leo Stern, 1862-1904)於倫敦進行首演,德弗札克後來也將此曲獻給曾對獨奏部份有過建議的捷克大提琴家韋漢(Hanuš Wihan, 1855-1920)。

布拉姆斯也在聽過這首曲子後說:「我從來不知道大提琴協奏曲可以寫得這樣優美,不然我自己也會寫一首」。而如此優美、深情款款的音樂,竟出自於一名天生寡言木訥作曲家之手,而在成為作曲家之前,德弗札克還是一名領有屠夫執照的肉販,但經過情感的粹練後,那些曾有過的刻骨銘心,便轉化成為美麗的音符,而那些曾有過的痛苦,也在剎那間化為美好的心靈顫動,並使聆聽者感同深受。

這首曲子也許會觸動你內心深處塵封已久的記憶,如果你也曾像德弗札克擁有過永生難忘的戀情,你一定聽得懂大提琴在傾訴些什麼,這是首讓人只想要好好談場戀愛的音樂。





延伸閱讀:寂靜的森林